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教育思想西化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教育思想西化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教材為什么全盤西化?
教材全盤西化的原因有很多,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因素:
1.經濟發展:隨著全球化的推進,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。為了更好地融入國際社會,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,許多國家開始重視教育改革,以便培養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。因此,***用西方教材可以更好地滿足這一需求。
2.教育理念:西方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、批判性思維和實踐能力,這些理念越來越受到許多國家的認可。因此,***用西方教材有助于推廣這些教育理念,提高教育質量。
3.文化交融:隨著文化交流的加深,許多國家開始接受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。在教育領域,***用西方教材有助于傳播西方文化,增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和交流。
4.教育改革:為了應對經濟、科技和社會的發展變化,許多國家都在進行教育改革。在這個過程中,***用西方教材可以作為一種改革手段,以期提高教育質量和適應社會需求。
5.國際標準:許多國際組織和機構,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、世界銀行等,都在推動教育國際化和標準化。***用西方教材可以更好地符合這些國際標準,提高教育的國際競爭力。
需要注意的是,全盤西化并不意味著完全拋棄本土教材和文化。在實際操作中,許多國家會結合本土實際情況,對西方教材進行調整和改編,以便更好地適應本土教育需求。
嚴復的教育思想?
嚴復認為一個國家的強弱取決于那個國家的民力強弱、民智高下和民德的好壞。他認為中國最大的憂患不是政治經濟制度層面的,而是愚、貧、弱。其中愚最為重要,因此“愈愚”就為當務之急。
嚴復認為教育的任務就是教人以自強,給人民以智慧,要想救國必須從教育著手。嚴復是近代中國從“德、智、體”三方面來討論。
一 論教育救國
從進化論的觀點出發,嚴復認為一個國家興衰存亡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狀況,怨天尤人無濟于事。中國之弱,就是因為民智閉塞,學術空疏,缺乏競爭的總體實力,救國的唯一良方“開民智”,即全面提高國民素質。他對當時變法維新的政治改革持低調估價,認為“民智不開,不變亡,即變亦亡”。以國人素質之低下,即使搞改革,也只能是除去一弊害又會表現為另一弊害,終究沒有希望。所以,“為今之計,惟急從教育上著手,庶幾逐漸更新乎”。嚴復把教育視為強國之本是正確的,但如果不消除政治上的阻礙,教育也難以改革、發展。
二 論學習西學
嚴復早期對西方文明極為推崇。他在《論世變之亟》中對比中西之學的一系列差別,基本上都是頌揚西學而貶抑中國傳統。例如中國親親,西人尚賢;中國尊主,西人隆民;中國委天數,西人恃人力;中國夸多識,西人尊新知,等等。他的結論是要想富強“非講西學不可”。嚴復反對“中學為體,西學為用”,認為中西之學各有其體用,就西學而言,是以自由為體,以民主為用。出于這個立場,他也不贊成爭論“西政”和“西藝”哪個更重要?!八囌吣瞬⒊鲇?a href="http://www.eminashville.com/tags-k-x.html" target="_blank" class="QIHEIHQ4758accf0e0c9f8a relatedlink">科學,若左右手”。嚴復過于美化西學是片面的,但他強調要從整體上來看待和學習西學,抓住其民主和科學的實質,而不是取其皮毛,這又是他高出一般人的見解。
三 論三育并重
嚴復是中國最早論述三育并重的教育家。他說:“講教育者,其事常分三宗:曰體育,曰智育,曰德育,三者并重?!逼渲畜w育是國民素質的基礎,近世中國民力孱弱,被外人譏為“病夫”,因此必須加強體格訓練,以“鼓民力”。國民才智是國家“富強之源”,智育包括學問和事功兩個方面,不能只在書齋里作學問,要“觀物察變”,運用于實際,以“開民智”。德育在三育中最重要,但不能再因襲封建的人倫綱常,要樹立國家觀念和社會公德,以“新民德”。
嚴復晚年思想日趨復舊,積極提倡尊孔讀經,臨終遺言中強調“舊法可損益,必不可叛”,這也是多數改良派人士后來的共同傾向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教育思想西化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教育思想西化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[免責聲明]本文來源于網絡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聯系郵箱:83115484@qq.com,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,保證您的權利。